11/26/2011

新疆學習交流



從11月24日起,在新疆師範大學進行私人的學習交流,部落格的內容等由新疆回來之後再補充吧.


10/16/2011

大學的任務與角色-大學教育(1)



 



     社會科學院學生,大一應共同必修四科:社會科學哲學,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


 


    社會科學的目的是在求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在這個原則下.”本身所處的世界該如何去認識,去界定,去傾聽,去投入,途徑不同,但殊途同歸.,哲學觀所衍生出來的各個途徑,就是分化後的各個學門.在社會科學中的各個學門,各自以自己的專注點對社會現象提出解釋,說明,進一步提出一套完善不足的觀點與手段.因此,社會科學哲學的理解是進入社會科學的第一步.



10/06/2011

大學的任務與角色-學術研究(10)



        指導老師的「師」有兩個意義,第一個意義是指導學生寫一篇論文這是「技」,「匠」.但第二個意義在於,學生在與指導老師完成論文的過程中,接觸學術研究過程中的看不見的「義」,「理」.因此,尋找指導老師有3要:1.究其品性2.明其學問3.知其人脈.


       


        究其品性就是要了解這個老師的品性如何,明其學問是要明白這個老師的學問水準如何,怎麼來的.知其人脈是說這個老師他的人際網路主要是哪些人.這三者中品性最為要緊,因為品性好的,縱然資質駑鈍,但學問樸直亦有可以學習的地方.若品性不好,則學問之好由何而來都要打問號.所以,學問好的人,通常前提就是品性好,與之相處可如沐春風,有孺沫之感,可以感覺出所謂的正氣.學問好,但品性不好,就會顯露出邪氣或陰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怎樣的老師教出怎樣的學生,不光是淺層的「技」,「匠」問題,還有學術志業的「義」,「理」問題.


       


        至於人脈,不是指這個老師的認識多少大頭目,以後你找工作或是升學有人照顧,也不是問這個人人緣好不好,朋友多不多或是交友廣闊,離群索居之類的.說白點,就是這個老師在他的專業圈子中的同儕私下評價.學界中除非個性真的太直,不怕傷和氣,通常表面上都會說些客氣話,嘻嘻哈哈,言不及義.但每人心中都有一把尺,會私底下去度量.但這三者都不好明白,所以找指導老師真的一大半靠運氣,有句話叫做,碰到好老師送你上天堂,碰到壞老師踢你下地獄.


 


自評:品性有瑕,學問空洞,人脈不足,渾身酒氣.


 


9/30/2011

大學的任務與角色-學校行政(2)



學校因為哲學系的事情越鬧越大,終於有回應了.這件事情正好可以討論幾件事.


學校在處理這類事情的SOP在哪?行政教學單位是否了解,學生是否知道.前者指作為學校的負責人,你該如何處理.後者指學生遇到這種事該怎麼辦.目前看起來,似乎沒有.如果沒有,表示學校一直不重視這個問題(心力應該都拿去國際化和頂尖了吧,其實不僅學生中有心理調適不好的,老師及職員中恐怕也有).


如果已有SOP,那情況更不好.弄那麼久都沒解決,表面因素應該是組織失靈了吧.這個組織內的成員,變的消極不作為.


第二層就是官僚化.教授治校最大的問題是一批教授,稱老師吧,走進官僚體系中占據一些位置,稱兼行政.我不斷的對其他老師說一個觀念,有機會一定要接行政工作,因為如果你沒做過行政工作,就不知道行政系統中一些眉眉角角,會被資深的職員助教牽著走,變成助教治校但是行政工作一定不能做久,兩三年就夠了.久了之後,一定被組織內化,所有的思維出發點都在行政程序和組織運作,已經不是老師,而是單純的官僚體系中的一分子.所以,那些長期擔任行政工作的老師,真的要再次面對自己當老師的初衷才行.


至於河蟹的問題更嚴重,這表示這個學校文化的改變.就一個大學來說,就是價值的腐蝕,說白一點,是大學心靈的墮落.歸根究柢,還是老問題:大學在傳統上是個以育化人才為重,研究學術為輔之所.因此才會有大學的主體,包括老師與學生兩者的說法.但現在全亂了套,現在的病灶在於,追求研究,學生利益放最後.追求最大利潤,以實利為標準.由此產生了許多學術的怪象真不堪討論.


9/24/2011

大學的任務與角色-學術研究(9)



掌聲和鎂光燈會讓單純的學術心靈迷失方向。


 


bourgeoisiecynicintellectual


 


9/13/2011

大學的任務與角色-學術研究(8)


學術研究,就是把本質非常單純的常識,不斷的將其複雜化,成為難以理解的知識.


從事這種工作的叫學術研究者,被拐進這行的叫研究生,被這行迷惑的叫大學生.


 



甚麼叫權威?只要你不相信權威,權威就不存在!


 


在學術界,稱自己是研究XX的權威是一件很威的事情.


 


學術研究三部曲:第一部:我寫了篇學界新發現的偉大論文;第二部:我不敢看自己寫過的論文;第三部:我忘了自己寫過論文的內容.


 


 


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的迷思-2



我要重覆自己的一種看法:民族學與人類學在外表上好像很近似,但是在其哲學基礎上有極大的差異.所以國科會的學門分類中,把民族學與文化人類學並列在人類學學門之下是個錯誤的理解.


接下來再繼續討論前次關於多元文化主義的問題.


 


把美國當作民族大熔爐或是沙拉盤(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是馬賽克),其實就是一種由社會統合的觀點,轉換到文化多元的結果.


 


文化多元論點的基礎在於恐懼,恐懼在社會統合過程中,某種文化的消失.(當然,有人會把這個思維上綱到納粹法西斯所帶來的災難,關於這個,其實有很多事情可以討論.)但是,我們能不能先回答下面幾個問題:


 


為何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有些文化元素會消失,而有些文化因素一直會留下來?


 


當文化多元論者不斷的強調,某一文化的獨特性時,難道,那人類文化中的普同性呢?


 


就人類整體文明的歷時性來看,把當代各個族群的文化性放在各自恰當的範疇中,會出現何種現象?


 


除非我們認為在當代,基本上同一政治社會機制下存在著各種不同族群這個命題必須推翻,則請問:有任何一個族群可以脫離這個系統獨立於所有族群之外?


 


如果,文化涵化(Culture acculturation)是一個不可避免的必然狀況,那為什麼我們要對文化因素的消失,或質變產生疑慮,而期期以為不可?


 



所以,最終我們憂慮的焦點,似乎是技術上的手段問題,而不是本質上的事實問題??說的再明白一些,如果文化因素的消失是一種自然的結果我們就可接受,但是,如果是人為手段所造成,那就要反對??



 


7/29/2011

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的迷思-1



挪威的事情引起很多的討論,其中一些文章回過頭去談台灣對於多元文化仍不夠尊重等等的批評,其實,以歐洲的經驗來看,出問題的地方不在多元文化主義本身,而在於實踐多元文化主義的政策是出問題的,也就是說,大部分的討論,把一種「主義」的價值主張,和「政策」的實踐混為一談.我們用德國總理梅克爾201010月的說法就可以很清楚了.


http://udn.com/NEWS/WORLD/WOR3/5916694.shtml


梅克爾的發言:http://www.rbc.ru/rbcfreenews/20101017070445.shtml


卡梅隆的說法:http://www.lenta.ru/news/2011/02/05/multicult/


沙克吉的說法:http://lenta.ru/news/2011/02/11/fail/


 


但是沙克吉,卡梅隆與梅克爾的說法晚了很長的時間,因為20057月的倫敦地鐵爆炸案已經表明,歐洲在實踐多元文化主義的過程出現問題.


 


1960年代由加拿大出現的多元文化主義包含著三個概念,一是不同族群(我個人基本上不贊成用民族這個概念用在多元文化主義的討論上)不同文化的共存,二是,不同族群不同文化互相尊重.重要的是,還有第三點,國家對多元文化採取相應政策.


 


前兩項已經成為一般大眾普遍的認知(但是,認知並不等於行動),然而我們一般大眾所了解的文化多元主義只是浮面的形式,如何去實踐,才是關鍵.就是政策問題.


 


多元文化政策的內容有兩個層面,一是消極性作為,二是積極性作為.消極性作為,就是透過政策手段,維持少數族群的文化傳統.這是目前任何一個國家在面對多元文化主義時所做的事情.先不論政策積極性作為的內容,可以先看一下前面的兩項認知和消極作為出現的一些現象.


 


所謂的尊重,共存,時常伴隨著歧視的概念在運作,說穿了,就是單向的尊重與共存,再講白點,是主流或優勢族群去尊重少數族群文化,必須挪出一定的空間讓少數族群文化生存.因為有一種命定的假設存在著:主流必須表示自己的寬大與寬容,才得以彰顯多元的價值,否則就是多數暴力,野蠻或是歧視,法西斯.甚至把納粹都放進去也很常見.由這裡,應該可以發現一件事:為什麼這是一種單向的現象,而不是雙向的現象?


 


接下來,在政策的消極作為上,國家所做的不外是兩件事:扶持與優惠.扶持是對集體事務的支持,優惠是對個人的保障.但是無論是對集體的支持或是對個體的保障,歸根究底是一種資源重分配或是再分配的結果.這又回到一個上一層次的問題:資源由何處來?資源是否無限大?以及,誰是資源的創造者?是社會的全體,還是部分?如果是全體,則分配的結果如何稱之為合理?但是如果資源的創造只是來自於部分,那未在資源創造過程中的群體去分享其他大多數人的資源時,如何去評斷公平?到這邊應該可以隱約的嗅到一種味道,沒錯,社會主義的基礎就是建立在人的那面被稱讚和鼓勵的善良價值上.但是,這部分暫且不提.


 


接下來就要和幾個概念發生交錯了,包括國族建構(nation-building),國家構成(state-making),一體化,或是可稱為社會或國家的整合(Integration)


7/15/2011

一則新聞-2



喬健在其自傳式的「漂泊中的永恆-人類學田野筆記調查」書中,回憶其就讀Cornell大學,決定以Navajo人作為其觀察對象後,第一次和Navajo社區民眾見面時的情形.當喬健向社區民眾說明自己選擇當地社區做研究的原因,目的後,有三位Navajo男士起立爭著發言。第一位說:「你的研究對你有好處,對我們卻沒有好處。」(喬健,2010182)。


 


最後,喬健提出連串的「反思」,「我們的研究究竟對被研究者能有什麼好處?我們真能為他們做些什麼?我們的立場是純粹的只顧到自己?顧到政府?還是也顧到被研究者?如果三者有衝突時,我們的立場又是怎樣?」(喬健,2010204


 


每次看到或讀到原住民那些種種的不幸(就像上一則新聞),總是要問一件事:那麼多年下來,花了那麼多錢在研究原住民議題上,但是,除了少數人外(這些少數人是因為我們的研究而晉身的嗎?),大部分的原住民仍然處在社會的下層階級.到底這,些研究的結果是什麼?這些研究到底有什麼用?所以喬健提出的反思中,最重要的其實是第一個問題:我們的研究究竟對被研究者能有什麼好處?


 


當我們不斷的進行田野,不論是個人的或是團體的,當我們不斷的由原住民身上取得知識,取得身分與地位的進階後,那原住民又得到什麼?照片?當我們不斷的重複這個過程,接受招待,接受協助,然後呢?我們的回饋呢?一本書,加幾句感謝詞?號稱研究原住民專業的學科,到底在改善原住民整體環境的貢獻上作到了甚麼?這麼多年,對於原住民的研究,造就了那麼多的博士,教授,主任,所長,然後呢?然後呢?


 


如果只是把這個結果視為一種學術研究的結果,哪就必須確認,這種研究就是純科學,t純知識,不牽涉到如何轉換到應用的層次.所以,如果這種學科被邊緣,被忽視,那理所當然.它在議題上就不必被賦予主導性(我個人實在是不太能夠接受,在談到類似小林村重建問題時,有人抱怨為何某學科,某種學家不被重視,沒有主導性這類的話語).但是,如果要談應用性,那我們又要如何在一個龐大的資源分配機制中,與其他學科或是其它學家一起做出些,些微的貢獻,而不是感傷自己邊緣化,感傷自己冷門,抱怨別人不重視,抱怨別人有誤解,抱怨別人壟斷……….


 


7/08/2011

一則新聞-1

菜農中毒命案/林家沒存款 田家留幼兒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2/6445534.shtml



每次看到這種新聞,就想,這種事情何時才能停止?


那麼多年,花了那麼多錢,到底做了些什麼?



5/21/2011

大學的任務與角色-學術研究(7)



 


      我曾經在上課時問學生兩個問題,一個是,現代國家憲法在其總則中一定明示,人民不因其種族,宗教,性別等等,在法律之前一律平等,享有同樣權利.那為何要對特定族群施以優惠,造成差異呢?接著,國家的原住民優惠政策的目的到底為何,是不是一種公義?學生從大一到大四,幾乎都是茫然的對著我,我也只能苦笑.


     哪個系不重要,哪個系不特別,用這種說詞實在無力的可以.某某學是一種經世濟民的學問,這更無力,那不是經濟學嗎??某某學是研究一個群體興起,興盛,衰亡過程的學問,這種說法更不想講了.那種社會主義演化論直接套用,卻不瞭解其原意,這比西方學術殖民更糟.最不可思議的是,要和其他學科比大小,只能投降.


     最近台大社會系關於社會學的說法起了一些迴響,想想這個問題,為什麼我們都沒有討論過呢?評鑑報告書中的定位不明四個字,正說明了這個系很少進行哲學的思考.課程的設計與安排,如果沒有這個基礎,在知識論的建構上會出現混亂,方法論的分析上會失去主體性,那種斷裂是難以想像的.這和一個系冷不冷門,大小不大小,有沒有受到排擠或歧視,並沒有直接的牽連.


社會科學面對的是由個人(individual)所組成的社會,在這個社會中包含著一套複雜的factors互相牽引.由簡單的set開始,形成不同的mechanism, institution, organization, system, category, class, complex, 沒錯,這個structure就是一個宇宙的構成.他與天文學所建構的巨觀宇宙,和物理學所建構的微觀宇宙,就哲學的本質而言是一致的.(待續)


 


5/20/2011

大學的任務與角色-學術研究(6)

http://www.douban.com/note/96769630/


這就是我常對同學說的:一個學科對其研究對象在認識論上的哲學基礎,有這個哲學基礎,才能確立一個學科的主體性.由此,與其他學科在方法論和知識論上進行對話,也才能讓學生了解一個學系存在的價值與目的.
但是,無言.


5/16/2011

我的大學生活------大學(7)

         上星期幫俄國一所大學的一篇學位口試論文寫審查意見書,想想,正可以說一下傳統的學位考試過程。


         俄國學位考試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預試,第二個階段是正式口試。


進行第一個階段的預試前,須要具備下列條件:1.通過所有主、副科考試;2.兩篇以上關於論文主題論文的發表,國內國外的研討會或是期刊;3.論文初稿完成。預試考試的進行由各教研室負責,在俄國,教研室(кафедра)是教學研究的主體,類似像台灣的系。而系(факультет)類似台灣的院,主要是行政支援。各教研室組成一個小型委員會(必要時,可請其它教研室支援)通常是三個人進行論文審查。我那個教研室通過率大概是50%吧,其它教研室不太清楚。通過預試後兩個月,舉行口試。預試提出或通過的時間很重要,因為預試和口試之間要隔兩個月,口試結束後一個月內要把所有考試資料集結成冊送莫斯科的「高等學位審議委員會」(ВАК)進行審議,而ВАК各學門委員會一個月最多開會一次,暑假休息。所以通常來說,口試時間落在五月中下旬到六月初,到六月中肯定來不及,因此預試的時間大概都在寒假結束後的三四兩個月,但最晚不能超過四月初。所以,每年天氣最壞的春天,就看到各教研室研究生跑來跑去。


 


正式口試前要準備什麼呢?先要準備20頁左右的論文摘要。論文摘要除了簡單的論文內容外,要敘明學科專長,考試委員組成,考試地點時間以及相關著作等等。這個工作大概要在正式口試一個月前完成。最重要的事情,是把論文送給考試委員,最辛苦的就是這件事。


 


論文口試委員分成三種,一是書面審查委員,校內一人,校外一人。我的審查人一是本校的,另一人是莫斯科大學的教授。書面審查委員不出席口試,只提供書面意見。第二種稱專業機構審查,我的專業審查機構是科學院的東方學研究所。前兩種委員的書面意見書會送給學校的口試委員會,提供口試委員會參考。這個口試委員會是個常設委員會,依照學科設置,比如我是由歷史學門的Д.053.29.06委員會負責考試,成員大概是15個人,由喀山的各高等院校的歷史學,具教授及博士頭銜者組成。考試當天,委員會根據書面審查意見以及我的論文提出問題。


 


送論文比較麻煩,因為要親自送。先打電話確認委員的地點時間,然後約見面。辦公室只給你電話,地址,其他自己想辦法。口試委員會的還好,反正連絡好之後,就靠兩條腿了,好在師範大學,財經大學,韃靼斯坦科學院都在附近。麻煩的是莫斯科,長途電話連絡好後,買火車票,晚上出發,第二天白天就在莫斯科市區跑來跑去找地方,再趕下午六點的火車回喀山。我算比較好了,有個語言系的專業機構,竟然是塔吉克國立大學,在杜尚別哩,連火車票都是一大筆錢,還沒算時間花費。


 


考試前還要自己畫個海報,貼在教研室的門前公告週知。最近找到幾張照片,其中有一張留影(如圖)。


 



 


考試時間都安排在下午兩點,因為考完大概都到六點了,在傳統上,要和委員一起吃晚飯,所以晚飯誰準備?當然是考生。不過我是準備輕食:伏特加,葡萄酒,利口酒,當然香檳免不了,然後韃靼三角包,煎包子,新鮮的及酸的黃瓜,番茄,香腸,烏克蘭肥豬油,喔還有礦泉水茶,糖,麵包和餅乾。還好當時有朋友幫忙,不然會很慘,


 


考試過程,沒記錯的話是:主席致詞-指導教授講話(就是大概把我修業情況和論文寫作過程說一遍,當然很感性啦)-宣讀第一位審查書面意見-我回答-宣讀第二位書面審查意見-我回答-宣讀專業機構書面意見-我回答-口試委員現場提問-我回答-主席詢問有無其他問題-有就回答,沒有,我就做最後總結-主席請我迴避-然後宣布結果。過程大概是這樣,比較有趣的是主席最後詢問有無其他問題。因為考試是公開的,試場除了當事人以外,任何人看到考試題目有興趣的,都可以旁聽,並且提問。這個任何人,包括路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我們最怕這種路人甲,要不是提出個問題你完全弄不清楚怎麼辦,再不就是滔滔不絕,換主席不知道怎麼辦。不過最後這段,據其他同學說,比較有趣,我是沒碰到。今天想想,我還蠻慶幸自己的求學過程抓住了蘇聯的最後尾巴(待續)。



 


5/10/2011

2011勝利閱兵


抽空看了2011年的勝利閱兵


但是,三軍統帥怎麼是坐在受禮台上啊????還聊天,這招哪來的??那個國防部長眉頭皺成那樣.


不過有幾個帶隊的中,少將踢得還不錯,尤其內政部那個少將,肚子那麼凸,辛苦了.閱兵指揮官上將也太年輕了吧,緊急救難部的受閱部隊看起來很歡樂~~~


這個閱兵每年都來,老兵越來越少,就快變調了.不過當年普亭決定把蘇聯國歌的旋律保留下來,這個決策倒是對的.


 



5/05/2011

賓拉登

今天有一種說法出現:賓拉登是被自己副手背叛的.....wow


http://www.lenta.ru/news/2011/05/05/zawahri/


有時間再翻這則新聞


4/30/2011

大學的任務與角色-學術-學術研究(5)



a priori or a posteriori?問題真出在五年五百億嗎?


先引一段文.


 http://mhperng.blogspot.com/2011/04/blog-post_28.html


           彭老師文中所提到的事情,是彭老師觀察到的結果,其中有些是普遍現象,有些有其特殊性.可能是因為學科性質不同,所以有些差異.雖然我還沒退休,但是也許可以小心的談一些.


           有一個事實必須承認,或是有一個前提是在我們討論五年五百億的影響時就橫亙在我們所有的論述前,這個前提就是有個「五年五百億」.在這個既定的命題下,我們用最基本的社會科學研究的途徑之一,用比較的途徑去處理一個問題,就是彭老師所提到的現象與「五年五百億」之間是個a priori還是a posteriori的命題? 不幸地,彭老師在其文章中所提到的所有怪現象,在「五年五百億」以前都存在.換句話說,學術界不太光明,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


           在研究上一魚多吃,利用學生或研究生上課翻譯資料,美其名是閱讀文獻.在外招攬計畫,結案報告都是研究生實作,執筆的不少吧?當然,用計畫養研究助理,計畫完畢後,變身成被指導學生,這種的情形不是五年五百億之後才有的事情.至於把研究生當家僕使用的老師也有吧??科科.


          真正賺錢的教授會去分「五年五百億」的油水嗎?哪恐怕分的不多,幹嘛去傷腦筋,那種每筆預算是用一筆一筆小額發票核銷的?用大收據一古腦打死,豈不痛快,笨蛋才去動國科會雞肋的腦筋.


          我比較不能同意彭教授的是「只有傑出研究獎而沒有五年五百億和正教授分級制時,正教授大致上彼此知道誰在認真做研究,誰在認真教學,以及誰在不擇手段。而不擇手段的人也只敢走夜路,在各級會議上禁聲不語。那時候,誰有道理誰的主張就得逞。」


         不擇手段的人怎麼會噤聲不語?當一個學校去看教授貢獻大不大,是以教授能去外面挖多少錢,然後學校可以收多少管理費和回饋金時,沒人會管你教授做不做研究,認不認真教書.當教授手上握著所謂資源時,自然有一幫人會集結,管你做什麼學術研究?


        大學學術真正的崩壞來自於一,校園民主.人多好辦事,校園內,彼此拉黨結派,結合的主要是利益集團,而不是學術社群, 二,是各校自籌財源,弄的一切向錢看,凡事先算成本,講話大聲的,是能創收的院,系,所和回饋金給的多的個人. 第三個原因,說穿了,還是人的本性的問題.再進入核心,就是名與利.有人看得開,做自己,有人看不開,鑽營,拉黨結派,不擇手段.就這三樣,夠了,何須「五年五百億」?


         尤其是第三點,學術研究不看志趣,不論理想,哪裡資源多,就往哪裡去,哪個領域熱門,就鑽進去搶,也不問自己的訓練和專長到底在哪裡,也不管學術追求的真理何在,於是,在國內就變成跟著潮流的屁股走,或是成為外國剩餘市場的學術買辦.


       真的,不必凡事推給「五年五百億」和那些名目獎項.


      「五年五百億」真的那麼牢不可破嗎?當然不是.如果學校能認清自己的專長優劣,確定學校設立的價值,而在追求那種價值中,能抵抗所有的誘惑和嘲諷,並且堅定不移,說穿了就是「富貴不能淫」啦,那「五年五百億」的魔咒又怎會上身?但是不幸的是,沒有一個國立大學校長有那個膽識與能力向「五年五百億」搖頭,既然跳進去伸手了,又怎能不搖尾巴?既然名稱都是「頂尖」,當然就是研究,研究,再研究.真的一點都不奇怪.


       其實這幾年的學術生態變化,有沒有任何一點正面的意義?有的,還是有那麼一點.首先,那些原來只會去鑽營的教授中,就會被逼的好歹有點學術作為. 此外,現在的老師,在評量的壓力下,最少會對學生的反應有感覺了.


       其實,如果老師的教學,會因為學生不成熟的言行而頹喪,沮喪,情緒波動,其實這表示老師自己不夠成熟.老師要先問,為什麼學生會這樣寫?這種情況是不是真實的?如果不是真實的,那老師的教學就不應該受學生不成熟或不真實的言行影響,而應該保持自己的風格,讓學生去適應.如果學生說的是真的,那做老師的,不是應該去調整自己嗎?說真的,教學優良這件事被批評的情況從來沒停過,但是,如果按照一般批評教學評鑑問卷的說法,照道理,那些打高分,請課的老師應該都是得獎者才對,但是,實情並非如此,可見學生心中自有一把尺吧.


      教授要不要分級,薪水要不要差別,其實還是那句話: 「教授」只是一個頭銜,「學術研究」與「教育」是理想的追求與志業.在學校裡,要能樂於貧,甘於默默無名.有能力,有努力的,要能為他們取得相對應的名聲和回饋感到高興,而且引為模範.如果我胸無大志,又無能力,那我所能做的就是盡一己之本分,如此而已.


4/22/2011

記起察達耶夫


面對同儕中有人能夠在各個方面稍為表現好一些,難道不能產生一種「有為者亦若是」的思考?作為一個教授,不就是要讓那些年輕的老師了解:「你也可以做到」這種道理嗎?


反而是另一種負面的態度:別人的看法?難道要所有人向後退,然後皆大歡喜?不瞭,真的無法理解.一種客觀條件下的權利主張,需要去考慮其他人的主觀情緒判斷?


當初每個人的選擇,造成今天每個人的結果.每個人要對自己負責,哪有要為別人負責的道理.這種思維到底立基在哪裡,所謂的好,有兩種,一種是絕對,一種是相對.以前讀察達耶夫(Chaadaev)的「哲學書簡」時,只對 «Не через родину, а через истину ведет путь к небу» «Прекрасная вещь - любовь к отчеству, но есть ещё нечто более прекраснее - это любовь к истине»這兩句話有感覺,終於體會到察達耶夫為什麼會說:


 «Черт догадал меня родиться в этой стране с умом и талантом»




 


3/30/2011

大學的任務與角色-學校行政(1)

最近都在談大學推甄報名費多寡的問題可以談談一般的部分.
一場考試,自校長以下,直接參與試務的叫工作費(教務,院,系),支援單位(如總務,會計等)叫協辦費,這些看級職有不同的金額.出考題的有閱卷費,看資料及口試的有審查費及口試費,這些看報名人數會有不同金額.報名費收入扣掉拉拉雜雜的成本(明白點,就是應拿,該拿的都拿了後),剩下的應該會進校務基金,成為學校自籌收入.只有參與試務的教授才有拿,前面那個筆,口試部分有時還會重複.因此,大部分教授是沒有的,倒是當主管的教授,一些雜七雜八的業外收入不少.

大學真的不應該靠招生去賺錢.

1/15/2011

大學的任務與角色-學術-學術研究(4)

赫爾岑說過這麼一段話:Я вижу слышком много освободителей,я не вижу свободных людей..... Начнем с того, чтобы освободить самих себя.

這句話也可以用在描述學術工作上很多人總以為,學術研究要頭腦聰明的才行,以前我也這樣想.但忘了,人對名利誘惑的難以抗拒的因素.有太多聰明的人,被自私,忌妒,名位所誘惑,忘了當初投入學術研究與教育的初衷.為了追求那些燈光與掌聲(也許,這些東西才能有滿足感吧)便宜行事,彼此捧褓,陷在一種自我塑造出的,極度自我感覺良好的氛圍,並以此為榮,甚至憎恨,批評不屑於此的人.這種學術的意識形態,要如何要求去追求知識之真?因為,最後全變成去汲汲鑽營而已.因此,對一個在學術界工作的人而言,一個自由的心靈才是最重要的,因為,這樣你才能耐得住寂寞,忍得了貧苦,才能夠擺脫名與利的誘惑,遠離那些虛假的交際排場和空洞的歌頌與頭銜.靈活的頭腦和交際手腕只會讓學術的靈魂成為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