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0/2013

大學的任務與角色-大學教育(3)


最近關於陳老師在教學特優表揚大會上的新聞中,陳老師對學校的一些批評其實可以由幾個面向去談。先聲明一件事,討論問題實在很怕碰到留眼淚的場面,因為氣氛會很怪(這種場面前幾年郭老師和陳老師在同樣場合時也出現,也是吳思華在場)。我不是反對掉眼淚,而是一掉眼淚,牽涉到的一些人會沒辦法說話,何況又是個受學生歡迎的女老師。再者,眼淚會把所有應該討論的事情摻在一起。陳老師關於分數甜被認為是得到獎項的原因一事的說法,老實說,看到這段有點想笑,因為心有戚戚焉。陳老師因為一直是得獎的熱門,所以一定有聽到背後的閒言閒語吧。分數甜不甜這事,實在很難評斷,但是分數甜不一定會被寫好評語,這是一定的,否則教學特優老師應該換另一批人,而不是重複出現一群人(其實學校拿到教學特優的老師名單重複性很高)。不過,陳老師說這話另外一方面算是證實,大學裏小鼻子小眼睛的紅眼症真的不少。
教學意見這事情真的糾紛很大,其實學生有意見應跟老師直接說,所謂教學相長也。但是現在學生奇怪,明的不敢講,都來個匿名放炮。這其實不好,當然老師也有問題。
5年500億這件事所引發出來的爭議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其實嚴格說起來,吳思華也有點無辜。一方面這個計畫是鄭瑞城留給吳思華的,吳思華能不接下來嗎?再者,鄭瑞城當初興沖沖的去爭取時,全政大也沒人反對啊,每個人只是在想錢~錢~錢~~名~~名~~名~~~也沒人想到後面的毛病 一堆。頭都洗了,如果吳思華上任說,政大不要,那他會很慘吧。
研究要不要?當然要,大學老師的薪水中有一半是學術研究費,所以不作研究不行啦,只是看以多少為標準。至於說國科會論文有些是垃圾,這一半可以說是事實,另外一半應該是陳老師個人想法吧。
學校財務一直是個大問題。學校財源只有兩塊,一是公務預算,一是自籌(五項自籌款)。公務預算逐年減少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大概就是維持編制內人員的人事費和作業費吧。重大建設要不自行籌款,要不特別預算。但是後者幾乎是零了(所以5年500億要不要去搶?)自籌部分,學費不准漲(其實漲個5%,每年多個1-2千萬對學校運作來說,真只是意思意思,沒啥幫助)。政大募款向來就不好,很差。建教合作都是蠅頭小利,不像台清交成,一個專利移轉可能就幾億的進帳。所以政大都靠老師的計畫抽頭,有點像賭場老闆跟賭錢的人吃紅的樣子。再不然就辦這個班那個班,三教九流都來念書,要學位的給畢業證書,不要學位的給結業證書,反正政大的證書還是有點用。另外一個是投資,但是法人化一直沒過,就算想賺錢也沒辦法(但是反對法人化最力的是誰哩?大學老師也)。所以政大對錢的運用很保守,很多拿去作定存。很久以前利率是2位數時,加上政府有錢,所以大家過得爽爽。但是利率低到1或是2,然後政府又沒錢,加上這個要蓋,那個計畫要作,獎學金要發,約聘人員要薪水健勞保,夏天要吹冷氣,國際交流越來越頻繁等等等,不發生赤字才怪。吳思華真的要在財務這件事被罵,那也是確實是他作了一些令人難以理解的決策,例如奇怪的水岸電梯,裝置藝術等等。但是這些事情都是正式立案的,重大決議都是校務會議決議的,其他事情也都是相關會議決議,發生這些事只怪吳思華,也過於簡化和情緒化了。

8/29/2013

公民不服從


公民不服從包含兩個概念(當然這是贅語):「公民」是主體,「不服從」是行動.所以嚴格說來,要問是「如何不服從」,而不是「為何可以不服從」.因為就後者來說,就契約關係來看,政府的權力來自公民授權(這裡用的名詞是公民而不是人民,因為人民與公民兩個字其意涵是不同的),既然政府權力來自公民授權,就沒有為何可以不服從的問題,因為本就可以不服從.
公民一個很大的特徵在於它與政府之間(不是國家,我們在論述這些問題時,常把政府和國家兩個詞混在一起使用)具有一定的,法訂的權利義務關係,包括憲法的原則性宣示和一般法律的詳細規定.每個國家的公民都在這樣的普遍性規範中實踐這些權利,義務,而成為公民.
現在問題來了,如果身為一個公民不滿意或是拒絕承認這個政府,就其意志上是可以不履行其義務,(當然這時也就會發生,是否可享有權利之辯,不過一般而言,大部分的人會同意權利與義務的對等性).但回到前面,先不論一個公民的權利義務是否合情合理,但是無論如何,是合法的.而這是現代國家運作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則,所以”不服從”說穿了很簡單,就是公民”拒絕”履行其應盡之義務(某種程度上我比叫接受抗命這種說法),既然不履行其義務,就會受責罰甚至被剝奪權利.例如,可以不繳稅,但是沒人說”不繳稅也不會被罰被關.所以,談到不服從時是牽涉到兩件事,一是消極抵抗,二是積極被罰.對象?都是政府.為何要消極抵抗?因為現代民主國家的政府都是經過選舉方式產生,是大多數公民授權的結果,這是無法逕自以一己的好惡去否定的,所以,消極抵抗是在凸顯自我認知的正當性,積極被罰是要尊重這個受大多數公民授權政府的合法性.換另一種角度看,就是在個人不承認這個政府的同時,你必須尊重多數人的選擇.雖然,我們也知道政府是"惡",但也是一種不得不然的"惡".(這和是否是個無政府主義者無關,雖然我們知道,在當代社會,無政府主義者存在的可能性幾乎是零.)
能夠讓自己的抗命或是不服從具有正當性和合法性的實踐只有兩種手段:一是透過定期選舉,使自己主張變成多數,變更政府,二就是革命.因此,如果要實踐公民不服從,一定要有覺悟:一,被罰,被關是理所當然的,那不涉及公權力暴力的問題,被抓,被關反而是一種榮幸.二,因為是不服從,所以它與衝突抗爭不是同義詞.再深入一點,不服從是進行自我的犧牲,而不是藉由剝奪其它人的權利而完成.
公民不服從如果要找出幾個例子,大概甘地的不合作運動有點類似,或者以前有個錫安山教會,關於其宗教信仰的堅持也有點影子.至於現在這種情況能不能說是一種社會運動,也是一個有趣的討論課題.

8/27/2013

跑步這件事


看周邊的人跑步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同樣是跑步,卻有各式各樣的表現形式.先看衣服吧,有人很隨性:西裝褲,皮帶,Polo衫.有人則是帶有名牌的背心,迷你短褲,頭帶,護膝,專業的跑鞋.男生10個有8個會打赤膊,有的露出黝黑而結實的胸膛,有些則是白皙的白斬雞胸.有位先生,跑步時都會打傘,出太陽時如此,下雨時亦然,右手永遠拎著一個大背包,這些不知道算不算衣服之一?
嚴格說來,會固定時間作運動的人真的不多(真的比不上每天會在固定時間,固定地點散步的歐巴桑,歐基桑),但是,是不是經常跑步倒是可以看得出來.經常跑步得,大抵或多或少在身上固定部位都有古銅色的肌膚,都很結實,不會胖,而且服裝大致上都不是很炫目.有一對男女(沒辦法,我看不出他們是夫妻還是情侶,不過情侶的可能性比較高)就是這樣,兩人一前一後,會由一壽橋跑到道南橋之後繞一圈不知去哪,兩個人手上都會抓一條毛巾.如果平常不運動,偶爾心血來潮想跑一下的,大概就是白斬雞了.跑步的時候身上各處肌肉跳躍,服裝都蠻講究的.有一次,就一次,看到一個女生,全身是那種晚上會發光的衣服,鞋子.不過就只見過出現一次而已.
跑步的動作也蠻妙的,有人跨很大步,每一步落地時會有崩崩的聲音.有人小小步,基本上和走路差不多,鞋子前半部還會拖在地上,發出沙沙的摩擦聲.有人的步伐就是輕巧規律,感受不到任何一點吃力.上臂的擺動也是很妙,有人像跑短,跑前後大幅擺動.有人似乎是靠肩膀擺動,也就是說由肩部以下都不動.當然也有上臂不動,但是下臂上下擺動的.表情也是.有人面無表情很專心的作自己的事情,有人面帶微笑,不知道在想甚麼.當然,也有人面目猙獰.有陣子會碰到一個老先生,由一壽橋跑向萬壽橋,就是面容扭曲,似乎承受極大痛苦.後來老先生似乎不跑了,改騎淑女車到萬壽橋下去拉桿了.有個歐基桑蠻妙的,跑步時不是一直線跑,而是在一個範圍內來回折返.頭戴一頂遮陽帽,帽舌又大又寬,頭低低的也不抬頭,光著白皙的上半身,穿著一條夏威夷垮褲,重點是,打赤腳沒穿鞋.我常想,這樣不會筋膜發炎嗎?地面很硬ㄟ.有另一個歐基桑也是打赤腳,但是不常見.
跑步的大致上有兩個共同點,一是都很專心,不東張西望.不像騎腳踏車的,10有9個會東張西望.二是,大部分都一個人跑步,也許像這樣高強度的運動比較難找到能互相配合的同好吧.所以有人會一邊跑步一邊聽音樂.
有時候是不太能理解出來運動作那麼多防曬工作的用意,洋傘,遮陽帽,墨鏡,袖套,長褲一身,看著都流汗了.迄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個飄著小雨的早上,在動物園附近,迎面來著一個跑步者:雨傘,套頭連身雨衣,然後,及膝雨鞋.對,就是那種黑膠雨鞋.蠻好奇的是這樣能跑多久??? 後記:最近在一壽橋下常出現一個歐基桑,會換泳褲,把上衣,外褲直接鋪在地上後,跑到溪裡面蹲著,拿著一根樹枝在水裡戳來戳去,不知道在作甚麼.上岸後,會蹲在堤柱上望著對岸,抽菸.另一頭靠動物園的捷運橋下,常有一個老先生,腰彎的快成90度,帶著一白一黑兩隻狗(黑狗很漂亮),坐在橋墩邊,望著對岸,兩隻狗就慵懶的吐著舌頭,或躺或坐.
路上的每個人背後似乎都有一個故事……………..

7/18/2013

大學的任務與角色-大學教育(2)


期初時請學生讀了幾篇文章和報導,一篇是非洲女孩行割禮,一篇是加拿大的巴基斯坦移民的榮譽殺戮,以及一篇法國禁止婦女戴全罩式面紗(burka)的新聞.讀完之後,寫下感想.
看完這些學生寫下的感想,真是大惑不解.每個人都強調身體自主權和人權,但是談到割禮或是榮譽殺戮,竟然說這是”文化”,要尊重當地.但是,你要學生去被割一下,或是被父母親認為違反宗教精神而必須被處死,又沒有任何一個人願意,或是贊成.這種邏輯真怪!!!!
然後這幾年有個現象真怪,幾乎一面倒的同情伊斯蘭,似乎伊斯蘭是一種絕對正確,絕對純潔,不容懷疑的宗教,文化,價值與精神,其他任何一種與伊斯蘭站在不同面的,幾乎都被視為侵略,壓迫,誤解,沙文.真不知道這是哪一種科學教育下的結果????
文化既然是來自於通過社會生活中的實踐而累積建構的一套行為準則與價值,則我們可以承認文化沒有高低之分.因為我們所處社會的元素的差異性,讓每個社會有其特殊性,而沒有高級或低等之分.但是,每個社會都是為完善其所組成之個人而存在的,也就是說,一個社會如果是透過剝奪個人價值而完成整體社會建構秩序,則這種社會應該被譴責,這種社會所培養出的任何一種文化是一種壞的文化.
我們在敘說多元文化時,從來沒有談"人"的價值性,也就是以前一直提到:我們承認每個群體文化的獨特性與不同群體文化的互尊互重,但是在這上面有一更高的層次的事情,就是作為一個”人”的價值的普同性.

2/16/2013

關於革命


слова о революции from jcjau
http://www.slideshare.net/jcjau/ss-16542147

2/15/2013

韃靼斯坦-1



2012/02/01在台俄協會的簡報.
第一次回顧第二故鄉竟然是在這麼多年之後.



http://www.slideshare.net/jcjau/ss-16541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