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2011

大學的任務與角色-學術-學術研究(5)



a priori or a posteriori?問題真出在五年五百億嗎?


先引一段文.


 http://mhperng.blogspot.com/2011/04/blog-post_28.html


           彭老師文中所提到的事情,是彭老師觀察到的結果,其中有些是普遍現象,有些有其特殊性.可能是因為學科性質不同,所以有些差異.雖然我還沒退休,但是也許可以小心的談一些.


           有一個事實必須承認,或是有一個前提是在我們討論五年五百億的影響時就橫亙在我們所有的論述前,這個前提就是有個「五年五百億」.在這個既定的命題下,我們用最基本的社會科學研究的途徑之一,用比較的途徑去處理一個問題,就是彭老師所提到的現象與「五年五百億」之間是個a priori還是a posteriori的命題? 不幸地,彭老師在其文章中所提到的所有怪現象,在「五年五百億」以前都存在.換句話說,學術界不太光明,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


           在研究上一魚多吃,利用學生或研究生上課翻譯資料,美其名是閱讀文獻.在外招攬計畫,結案報告都是研究生實作,執筆的不少吧?當然,用計畫養研究助理,計畫完畢後,變身成被指導學生,這種的情形不是五年五百億之後才有的事情.至於把研究生當家僕使用的老師也有吧??科科.


          真正賺錢的教授會去分「五年五百億」的油水嗎?哪恐怕分的不多,幹嘛去傷腦筋,那種每筆預算是用一筆一筆小額發票核銷的?用大收據一古腦打死,豈不痛快,笨蛋才去動國科會雞肋的腦筋.


          我比較不能同意彭教授的是「只有傑出研究獎而沒有五年五百億和正教授分級制時,正教授大致上彼此知道誰在認真做研究,誰在認真教學,以及誰在不擇手段。而不擇手段的人也只敢走夜路,在各級會議上禁聲不語。那時候,誰有道理誰的主張就得逞。」


         不擇手段的人怎麼會噤聲不語?當一個學校去看教授貢獻大不大,是以教授能去外面挖多少錢,然後學校可以收多少管理費和回饋金時,沒人會管你教授做不做研究,認不認真教書.當教授手上握著所謂資源時,自然有一幫人會集結,管你做什麼學術研究?


        大學學術真正的崩壞來自於一,校園民主.人多好辦事,校園內,彼此拉黨結派,結合的主要是利益集團,而不是學術社群, 二,是各校自籌財源,弄的一切向錢看,凡事先算成本,講話大聲的,是能創收的院,系,所和回饋金給的多的個人. 第三個原因,說穿了,還是人的本性的問題.再進入核心,就是名與利.有人看得開,做自己,有人看不開,鑽營,拉黨結派,不擇手段.就這三樣,夠了,何須「五年五百億」?


         尤其是第三點,學術研究不看志趣,不論理想,哪裡資源多,就往哪裡去,哪個領域熱門,就鑽進去搶,也不問自己的訓練和專長到底在哪裡,也不管學術追求的真理何在,於是,在國內就變成跟著潮流的屁股走,或是成為外國剩餘市場的學術買辦.


       真的,不必凡事推給「五年五百億」和那些名目獎項.


      「五年五百億」真的那麼牢不可破嗎?當然不是.如果學校能認清自己的專長優劣,確定學校設立的價值,而在追求那種價值中,能抵抗所有的誘惑和嘲諷,並且堅定不移,說穿了就是「富貴不能淫」啦,那「五年五百億」的魔咒又怎會上身?但是不幸的是,沒有一個國立大學校長有那個膽識與能力向「五年五百億」搖頭,既然跳進去伸手了,又怎能不搖尾巴?既然名稱都是「頂尖」,當然就是研究,研究,再研究.真的一點都不奇怪.


       其實這幾年的學術生態變化,有沒有任何一點正面的意義?有的,還是有那麼一點.首先,那些原來只會去鑽營的教授中,就會被逼的好歹有點學術作為. 此外,現在的老師,在評量的壓力下,最少會對學生的反應有感覺了.


       其實,如果老師的教學,會因為學生不成熟的言行而頹喪,沮喪,情緒波動,其實這表示老師自己不夠成熟.老師要先問,為什麼學生會這樣寫?這種情況是不是真實的?如果不是真實的,那老師的教學就不應該受學生不成熟或不真實的言行影響,而應該保持自己的風格,讓學生去適應.如果學生說的是真的,那做老師的,不是應該去調整自己嗎?說真的,教學優良這件事被批評的情況從來沒停過,但是,如果按照一般批評教學評鑑問卷的說法,照道理,那些打高分,請課的老師應該都是得獎者才對,但是,實情並非如此,可見學生心中自有一把尺吧.


      教授要不要分級,薪水要不要差別,其實還是那句話: 「教授」只是一個頭銜,「學術研究」與「教育」是理想的追求與志業.在學校裡,要能樂於貧,甘於默默無名.有能力,有努力的,要能為他們取得相對應的名聲和回饋感到高興,而且引為模範.如果我胸無大志,又無能力,那我所能做的就是盡一己之本分,如此而已.


4/22/2011

記起察達耶夫


面對同儕中有人能夠在各個方面稍為表現好一些,難道不能產生一種「有為者亦若是」的思考?作為一個教授,不就是要讓那些年輕的老師了解:「你也可以做到」這種道理嗎?


反而是另一種負面的態度:別人的看法?難道要所有人向後退,然後皆大歡喜?不瞭,真的無法理解.一種客觀條件下的權利主張,需要去考慮其他人的主觀情緒判斷?


當初每個人的選擇,造成今天每個人的結果.每個人要對自己負責,哪有要為別人負責的道理.這種思維到底立基在哪裡,所謂的好,有兩種,一種是絕對,一種是相對.以前讀察達耶夫(Chaadaev)的「哲學書簡」時,只對 «Не через родину, а через истину ведет путь к небу» «Прекрасная вещь - любовь к отчеству, но есть ещё нечто более прекраснее - это любовь к истине»這兩句話有感覺,終於體會到察達耶夫為什麼會說:


 «Черт догадал меня родиться в этой стране с умом и талантом»